新闻资讯 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新闻

行业研究:政策扶持 氢能源应用望全面推进

发布时间:2024-03-02 08:07:17   来源:欧宝彩票

  氢燃料电池通过将化学能转为电能,不受卡诺循环效应的限制,理论效率最高可达90%,远超传统燃油机。氢燃料电池使用的过程中清洁高效,在-30℃环境下启动不受限制,同等续航里程下氢气加注时间短于现阶段锂电池充电时间,复杂地形中能提供更强的动能。

  2022 年 3 月 23 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了《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中长期规划(2021-2035 年》),规划明确氢能战略定位,并将全国氢能发展划分为三个阶段:首先发展上游制氢产业,到 2025 年,燃料电池车辆保有量约 5 万辆,部署建设一批加氢站。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量达到 10-20 万吨/年,成为新增氢能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二氧化碳减排 100-200 万吨/年。2025 年到 2030 年,形成较为完备的氢能产业技术创新体系、清洁能源制氢及供应体系,使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得到普遍应用。到 2035 年,形成氢能产业体系,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在终端能源消费中的比重明显提升。

  近期,国内多省市出台氢能发展支持有关政策。例如,山东省交通运输厅等单位发布了《关于对氢能车辆暂免收取高速公路通行费的通知》,推动氢能交通的落实推行,自2024年3月1日起,政策试行期2年。

  此前,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应急管理厅、工业和信息化厅联合发布《关于快速推进氢能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明白准确地提出允许在化工园区外建设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太阳能、风能等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项目不需取得危险化学品安全生产许可。通知中还提到,“制氢项目”和“制氢加氢站”均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氢,不包含化石能源制氢和工业副产氢。

  当前中国已是世界上最大的制氢国,2021年氢气总产量达到3300万吨。同时,中国是全球第一大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发电国,在国内光伏、风电占据全球领先技术优势的大环境下,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制氢有望成为中国氢源供给的核心来源,做好未来能源格局的承接。

  中国氢能联盟预计,2030年氢能在国内终端能源体系中占比将达到5%,2050年时至少达到10%,氢气需求量接近6000万吨,可减排约7亿吨二氧化碳,产业链年产值约12万亿元。为实现碳中和方案,2050年全球氢气需求将达到5.3亿吨,氢能在未来世界能源格局中拥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政策落地将有效推动氢能产业的发展,规划中所提及的加氢站的建设和重卡、公交车等专业用车的推广,都将成为产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方向,看好后续各阶段目标的达成对相关产业链带来的提振与放量。

  氢能产业链包括上游的制氢,中游的储运、加氢,下游应用环节则包括交通运输、工业、建筑等。氢能产业涉及能源、化工、交通等多个领域,行业的进步将带动上下游零部件商、设备商、原材料商、制造商、服务商的快速发展。

  我国氢能的生产利用已比较广泛,制成的氢气主要使用在在工业原料或生产供热中。其中化石能源重整制氢和工业副产气制氢由于在生产的过程中排放大量的二氧化碳,通过这一些方式所制取的氢气被称为“灰氢”;在制作灰氢的过程中结合碳捕捉、利用及封存技术(CCUS)减少二氧化碳排放后所得到的氢气被称为“蓝氢”;通过可再次生产的能源电解水制取的氢气,因为在制取的过程中就没有碳排放被称为“绿氢”。

  储氢技术作为氢气从生产到利用过程中的桥梁,指将氢气以稳定形式的能量储存起来。考虑到氢气为易燃、易爆气体,储氢技术还须考虑安全性、经济性、能耗以及使用周期等因素。一般按储氢的原理分为物理储氢、化学储氢与其它储氢。

  加氢站的主要设施包括储氢装置、压缩设备、加注设备和站控系统等。目前一个加氢站的建设成本全球平均介于 200 万~500 万美元,其中压缩机成本为最高,约占总成本的 30%。

  截至 2022 年 10 月 31 日,国内累计建成加氢站 296 座。其中 2022 年新建成 62 座,第三季度以来新建成 27 座,不完全统计目前在建站 44 座,预计全年中国加氢站建成总数超过 340 座,同比将增长 46%;年新建站数量达 106 座,同比将增加 8%,与 2021 年基本持平。

  中国加氢站建设已覆盖除青海、西藏以外的所有省市自治区,总体呈现围绕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的聚集性分布。广东省累计建站 54 座领跑全国,山东、江苏、浙江建站数均超过 20 座形成第二梯队。

  燃料电池系统主要由燃料电池发动机、电压变换器(DC/DC)、车载氢系统等构成,其中燃料电池发动机主要部件包括电堆、发动机控制器、氢气供给系统、空气供给系统等。

  燃料电池电堆是发动机系统的核心部件,是氢气和氧气发生电化学反应及产生电能的场所。

  截至 21 年底,全球主要国家氢能源车保有量为 49,562 台,同比增长 49%。按国别来看,韩国氢能源车保有量占比 39%,美国为 25%,中国和日本则分别占比 18%和 15%。受韩国较为激进的推广措施影响,氢能源车保有量的集中度较去年有所提升。

  中国氢能与燃料电池技术基本具备产业化基础。经过多年技术攻关,我国已掌握了部分氢能基础设施与一批燃料电池相关核心技术,形成了自主技术路线,并具备一定的产业装备及燃料电池整车的生产能力。在上海、广东、江苏、河北等地实现了小规模全产业链示范运营,特别是冬奥会期间的示范运营,为氢能大规模商业化运营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工业领域氢能消费增量主要源自钢铁行业。根据中国氢能联盟预测,到 2030 年钢铁领域氢能消费量将超过 5000 万吨标准煤,到 2050 年进一步增加到 7600 万吨标准煤,将占钢铁领域能源消费总量的 34%。

  下游应用主要标的:宇通客车、宇通重工、中通客车、福田汽车、上汽集团、长城汽车、上海申龙、飞驰科技。

  粉丝特惠:好股票APP五个热门产品任选一款,体验五天!欢迎下载注册体验!

  免责声明:陕西巨丰投资资讯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巨丰投顾)出品的所有内容、观点取决于市场上相关研究报告作者所知悉的各种市场外因及公司内在因素。盈利预测和目标价格的给予是基于一系列的假设和前提,因此,投资者只有在了解相关标的在研究报告中的全部信息基础上,才可能对我们所表达的观点形成比较全面的认识。

  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仅为对相关标的研究报告部分内容之引用或者复述,因受技术或其它客观条件所限无法同时完整提供各种观点形成所基于的假设及前提等相关信息,相关联的内容可能没办法完整或准确表达相关研究报告的观点或意见,因而仅供投资者参考之用,投资者切勿依赖。任何人不应将巨丰投顾出品内容包含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作为其投资决策的依据,巨丰投顾发布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有可能因所基于的研究报告发布日之后的情势或其他因素的变更而不再准确或失效,巨丰投顾不承诺更新不准确或过时的信息、观点以及数据,所有巨丰投顾出品内容或发表观点中的信息均来源于已公开的资料,我公司对这一些信息的准确性及完整性不作任何保证。巨丰投顾出品内容信息或所表达的观点并不构成所述证券买卖的操作建议。

  相关内容版权仅为我公司所有,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翻版、复制、刊登、发表或引用。

  人形机器人初创公司Figure宣布,已从亚马逊创始人贝索斯、英伟达、OpenAI和微软等巨头那里筹集了约6.75亿美元的资金,使其公司估值达到了26亿美元。机构觉得“人工智能+机器人”的时代正随着科学技术发展,逐步向我们走来。

  广发证券指出,近年来,在日益复杂的外部环境下,半导体设备作为“卡脖子”的关键技术环节,其重要性不断的提高。作为全世界主要半导体设备市场之一,随着国内晶圆产能的持续扩张,国内半导体设备行业的市场规模有望不断增长。

  随着2023年四季度航权进展、政策消息面的利好,国际航班恢复进度开始加快,国际线年行业的主线。

  2月28日,两市成交额突破万亿,龙年首次。机构觉得,新一轮并购重组加速,行业集中度提升,资本实力、投研能力、业务协同、金融科技、风险管理强的证券公司有更多的优势,关注绩优头部券商及并购重组标的券商。

  公司是我国卫星通信运营龙头,是亚洲第二大、世界第六大固定通信卫星运营商。受益于国内卫星互联网的加速部署,公司有望加速发展。

  近期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四次会议召开,会议研究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问题,以及大大降低全社会物流成本问题。通用设备最重要的包含工业母机、注塑机、工业机器人、工控、工程机械等。受此消息影响,工业母机等设备股开盘大涨。

  整体来看,人形机器人是AI原生应用的最佳实体,AI技术进步以及国家对人形机器人的重视驱动多家机器人团队陆续发布人形机器人原型机或产品规划,为智能传感器及机器人核心零部件发展带来崭新的契机。

  顶层设计推动AI产业发展,AI产业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央企AI概念龙头股有望充分受益。

1391615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