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工业 首页 > 解决方案 > 食品工业

倒计时3天 第三届全国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产学合作论坛 · 分论坛嘉宾介绍(一)

第三届全国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产学合作论坛将于5月19日-21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届大...

倒计时3天 第三届全国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产学合作论坛 · 分论坛嘉宾介绍(一)

发布时间:2024-04-29 05:15:10   来源:欧宝彩票

  第三届全国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产学合作论坛将于5月19日-21日在浙江杭州举办。本届大会由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主办,浙江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学院承办。

  大会下设3个分论坛:一流课程建设和培育、创新实践能力培养、产学研协同育人。大会旨在为已开设或即将开设机器人专业的院校打造交流学习的平台,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人才教育培训、课程建设、校企协同育人、产学合作、实验室建设等方面做充分的经验分享和研讨交流,推动提升相关院校机器人工程专业的建设水平和人才教育培训质量。

  报告人简介:房立金,教授、博士生导师。1988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1996年博士毕业于俄罗斯圣彼得堡国立技术大学(今彼得大帝理工大学)自动控制系。1988~2009在中国科学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工作,历任研究员和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机器人及自动化领域理论研究及应用系统研发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级项目4项,作为控制管理系统负责人完成国家级项目5项,完成省市及其它课题多项。近期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人仿生柔顺控制、机器人多模态感知及自主控制、机器人模型学习控制、机器人应用系统研究与开发等。获授权发明专利6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50余篇,获辽宁省二等奖2项、国防三等奖及中科院三等奖各1项。

  报告内容:针对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任务和目标,面向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中对机器人学相关课程的教学任务需求,从课程的内容特点分析、课程知识体系结构梳理、知识点划分,以及线上线下课程衔接等,介绍东北大学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方案及教学过程中机器人学课程在内容组织、教学实施方式制定、以及教学活动实施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做法。主要内容有:机器人工程专业培养目标分析;机器人学课程内容及教学特点;机器人学课程教学实施方法;线上课程建设;混合式课程探索。

  报告人简介:陈安,男,45岁,汉族,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科学与工程学院高级工程师。华南理工大学工学学士、硕士和博士。现任华南理工大学“自主系统与网络控制教育部重点实验室”科普教育基地主任,华南理工大学“人工智能未来创新实验室”常务副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智能车队”负责老师,华南理工大学“自动化与智能技术”大学创新创业实践基地负责老师,首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团队负责人。所属科研团队为“视觉智能与机器人系统优化”,主要研究方向为机器视觉与智能控制。在国内外期刊及会议上发表/联合发表论文50余篇,获得相关发明授权13项,发明公开25项,实用新型授权27项。

  报告内容:面对百年变局、世纪疫情和以ChatGPT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国家对创新和人才的需求是迫切的和多层次的。为此高等教育不断主动变革,以适应形势的发展变化。课程作为教育最微观的单位,解决的却是教育最根本的问题,亦必须积极行动起来探索新时代的改革之路。

  智能机器人领域发展快速,传统形态的课程很难及时来更新内容跟上时代发展,学生缺乏对该领域需求和现状的了解,对面向实际的需求的专业问题解决能力较弱。

  创新、创造和创业是新时代提出的三创教育,传统知识讲授型课程无论在内容、形式和评价方式上都较难衔接过渡到三创教育,需要单独设计三创活动来进行三创教育。

  以ChatGPT为代表的内容生成式AI工具的普及也给大学课程带来了深远的影响,大学课程该如何适应AI时代的新特点成为了一个新的议题。

  面对以上三个改革中的现实问题,《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课程团队引入了多维度的资源,精心规划和设计了《智能机器人创新实践》这门课,将其打造成为一门既有别于理论讲授课又不同于传统实验课的新形态创新实践课。经过十几年的课程实践和建设,用创新的做法基本解决了以上面对的现实问题。

  报告人简介:郭毓,女,南京理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人工智能学会智能机器人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空间及运动体控制技术专委会委员、中国自动化学会集成自动化技术专委会委员。曾获江苏省高校“青蓝工程”优秀青年骨干教师称号。长期从事自动化领域的教学与科研工作。主要研究方向为智能机器人控制、空间机械臂协作控制、带电作业机器人、非线性系统控制和自适应控制等。近年来,主持或参与国家级、省部级等各类科研项目20余项,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获授权发明专利20余件。获部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2项,获省级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主持的虚拟仿真实验项目获国家级一流课程,主持的2门课程获江苏省高校优秀课程。

  报告内容:报告将介绍“复杂环境下智能机器人高危作业虚拟仿真实验”一流课程的建设与实践。该实验课程是面向国家对智能机器人领域工程精英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开发的,结合智能带电作业机器人科研项目,将最新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验教学资源。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将高危复杂场景和机器人高端装备搬进了虚拟实验室,底层数据和模型源于科研实际,在三维虚拟空间中构建逼真的电力运维的复杂环境,再现智能机器人控制的核心要素,动态呈现智能机器人的作业过程,解决了实体实验中存在的复杂环境构建难、系统设备昂贵,以及初学者操作极易发生碰撞,危及设备和人员安全的问题,同时还拓展了智能机器人实验教学的深度和广度。通过4个循序渐进的实验模块,使学生能够系统地学习智能机器人系统集成与方案设计、机械臂安全路径规划、环境感知与目标识别、带电作业时序优化等理论与方法。问题引导、个性化实验和开放性任务的设计,逐步提升了实验的挑战度和创新性。“学”“研”结合的探究式教学设计,锻炼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报告最后将分享该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建设的体会。

  大会注册通道已开启,请扫描以下二维码或点击链接填写注册报名表。报名截止日期:2023年5月17日。

  原标题:《倒计时3天 第三届全国高校机器人工程专业新工科建设与产学合作论坛 · 分论坛嘉宾介绍(一)》

  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

相关产品
  • 人工智能改进计算机编程语言 人工智能(AI)引领的新一轮技术变革加速

    查看详情+
  • 特斯拉合同到期是否续约?人形机器人领域如何布局?金力永磁最新回应

    查看详情+
139161523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