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业 首页 > 解决方案 > 制造业

湖南举行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闻发布会

1月10日,湖南举行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湖...

湖南举行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闻发布会

发布时间:2024-01-25 01:09:00   来源:欧宝彩票

  1月10日,湖南举行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新闻发布会,邀请到湖南省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湖南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先生,湖南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先生,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先生,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湘先生,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江学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教育部与湖南省人民政府协同推进湖南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2023年12月29日,教育部、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今天,我们邀请到了省委教育工委分管日常工作的副书记、省教育厅党组书记、厅长夏智伦先生,省教育厅副厅长王仁祥先生,株洲市人民政府副市长杨胜跃先生,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刘建湘先生,三一重工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胡江学先生,共同为大家介绍教育部与省人民政府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有关情况,并回答记者朋友关心的问题。

  大家上午好!特别高兴跟各位见面,感谢大家对教育的关心关注。下面,我就我省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有关情况作个简要介绍。

  “十四五”以来,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和教育部统筹指导下,我们紧紧围绕加快建设教育强省、服务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坚持部省协同、整省推进,坚持产教融合、多元发展,积极探索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湖南经验,为湖南高水平质量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我省职业教育改革成效明显,先后两次获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湖南的探索,大多数表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我们坚持把职业教育融入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大局同步规划,有力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一是部省共建强整合。2021年和2023年,省政府两次与教育部联合发文,先后开展部省共建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高地、部省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编制“十四五”高校设置规划,跨部门、跨行业、跨区域、跨层级整合资源,稳步发展本科层次职业教育。二是健全机制强保障。省委省政府把职业教育作为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先手棋”,在政策上优先保障。省重点民生实事连续两年安排职业教育项目,并将18所行业部门主管的高职学校调整由省教育厅管理。省直部门联合出台差异化生均拨款、岗位设置管理、实训基地建设等保障制度。三是督查考核强激励。省政府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纳入真抓实干督查激励,每年表彰4个改革成效明显的市州。省人大开展《职业教育法》贯彻实施情况执法检查,督促各地依法履行发展职业教育的职责。

  我们强化首批产教融合试点省担当,加快构建“院校集群+功能板块”“专业集群+产业链”的院校和专业布局ECO,逐步的提升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匹配度。一是职教发展与区域功能匹配。对接湖南“一核引领、两翼支撑、多点协同”的现代化产业体系新格局,有效汇聚政府、企业、学校多方办学合力。长株潭城市群入选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株洲市产教联合体成为首批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常德、岳阳等地探索成立市域产教联合体。二是院校布局与产业园区匹配。支持6个城市在园区配套建设职教园区,其中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占地5000亩,累计投资220亿元,9所院校入驻,在校生11万余人。引导各地在省级以上园区布局职业院校212所,在校生93.6万人(占比60%以上)。三是专业集群与产业集群匹配。近三年,围绕湖南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建设,指导职业院校对接产业体系动态调整专业,新增专业点983个。2024年度共有79所高职院校设置服务制造业的专业点850个(占比40.04%)。

  我们坚持校企双向赋能,推动人才链、教育链、创新链、产业链“四链”深层次地融合,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一是共建协同培养机制。支持职业院校与有突出贡献的公司探索联合办学,成立行业教学指导委员会26个,建有国家示范性职教集团18个(全国第4),组建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35个,校企共建产业学院184个,培育产教融合型企业455家;全省高职订单(定向)班达3264个,学生达10.28万人。二是共搭协同创新平台。鼓励职业院校联合高校、行业企业和科研院所,共建技术创新平台462个,其中协同创新中心34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96个。近三年共获发明专利1267个,攻克技术难题1205个,研发新产品1494个。三是共创协同“走出去”模式。成立中非经贸合作、中国-老挝等职业教育产教联盟,获批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招收来华留学生资质学校18所,校企共建境外办学点16个、海外培训基地24个,每年技能培训21万人日以上,助力湘企出海、湘品出境,积极打造职业教育“开放办学”高地。

  我们主动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趋势,建立完整多形式衔接、多通道成长、可持续发展的梯度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更好服务学生全面发展和产业升级需求。一是完善成长通道。推动中高职贯通、高本联合培养等多种组合式贯通培养并举。遴选53所高职、114所中职,联合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遴选11所本科、15所高职,试点实施楚怡工匠计划,联合培养本科层次高素质技能人才,2023年首次招生1283名,社会反响良好;遴选7所本科,实施湖湘工匠燎原计划,免试招收技能竞赛优秀学生,并成建制编班。二是深化教学改革。建成湖湘特色职业教育标准体系,开发国家专业教学标准65个、省级标准273个、校级标准1792个。入选首批国家职业教育智慧教育平台试点省,建设国家专业教学资源库18个(全国第4),入选教育部数字校园试点学校35所(全国第3),建设精品在线余门,在数字化资源建设与应用上走在全国前列。三是创新质量监测。首创学生专业技能抽查制度,抽查结果与学校办学水平评价挂钩,技能抽查合格率由69.4%上升到98.3%。创新建立人才教育培训方案检查、高职专业认证、高职毕业设计抽查、中职公共课普测等制度,初步建成闭环管理的质量保障体系。

  我们统筹实施职业教育“楚怡”行动,不断的提高职业院校关键办学能力,切实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一是加快建设楚怡高水平学校及专业。支持11所高职入选国家“双高计划”(全国第5)。立项建设省楚怡高水平高职院校30所、高水平专业群100个,优质中职学校60所、优质专业(群)200个。二是推进职业院校办学条件达标。统筹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资产,改善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统筹中央及省财政资金24.8亿元,实施楚怡中职学校改扩建、办学条件达标工程等项目,职业院校办学条件稳步改善,校际与城乡差距明显缩小。三是培育楚怡高水平教师队伍。入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5个(全国第5),入选国家教学创新团队34个(全国第4),立项建设省楚怡教学团队477个。认定楚怡教学名师151名、名师名班主任工作室180个、楚怡工坊105个。同时,每年立项省自科基金科教联合项目100项、楚怡重点攻关研究项目10项、教学改革研究项目700项。

  感谢夏智伦厅长。下面,请王仁祥副厅长解读《部省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方案》。

  大家好!感谢大家长期以来对我省职业教育工作的关心和支持。2023年12月29日,教育部与省人民政府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 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在我省真正开始启动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试点,这是我省职业教育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助力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的又一重大举措。下面,我向大家介绍《方案》出台的背景、主要内容和主要特色。

  2020年,习来湘考察时,为湖南擘画“三高四新”美好蓝图,指明要发挥轨道交通、工程机械、航空动力等产业优势,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2022年,中办、国办印发《关于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意见》,提出探索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新模式。2023年,教育部选择有基础条件、有改革意愿的省份进行试点。

  湖南作为全国部省共建的国家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在一些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创新改革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许多核心办学指标位居全国前列,两次受到国务院真抓实干督查激励表彰。

  基于湖南产业发展优势和职业教育基础,教育部与省政府共同谋划,探索以深化产教融合、服务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为突破口,共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试点省份,支持湖南先行示范,为构建中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新模式多出路径、多出经验。

  《方案》瞄准破解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融合发展的关键难题,将产教融合与职业学校关键办学能力提升、职普融通发展、国际交流合作相结合,推动职业教育增值赋能。《方案》分为总体要求、重点任务、保障措施三个部分,内容包括:

  “1个目标”。用3年左右时间,通过部省协同、央地联动,打造一批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园区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和市级职业教育培训中心,建成办学模式更加多样、产教融合更加紧密、职普发展更加协调、国际合作更加深入、管理体制更完善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湖南建设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提供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支持。

  “13项重点任务”。在提升服务先进制造业的关键办学能力上有4项重点任务:一是搭建创业兴工的“大思政”育人平台,二是校企共建强技赋能的高水平专业集群,三是探索“湖湘工匠”工程技术人才教育培训模式,四是培育“楚怡名师”领衔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在搭建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战略平台上有4项重点任务:一是在先进制造业产业园区全面组建产教联合体,二是对接重点产业链组建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三是建设一批先进制造业产教融合实践中心,四是统筹市县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培训资源。在畅通先进制造业技术技能人才成长路径上有3项重点任务:一是提升先进制造业技术人才教育培训层次,二是创新拔尖技术人才选拔培养方式,三是探索职普融通发展新模式。在打造服务先进制造业的职教国际交流合作品牌上有2项重点任务:一是制定先进制造业相关人才教育培训标准,二是打造湖南特色职教国际交流品牌活动。

  “4项保障措施”。一是建立部省统筹协调机制,二是拓宽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发展投入渠道,三是建设产教融合智库和技能人才信息发布平台,四是营造产教融合良好环境。

  在《方案》附表中,还细化了教育部支持的11项政策和湖南省重点推进的26项工作任务。

  《方案》在全面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职业教育改革发展部署要求的前提下,紧密联系湖南实际,彰显了湖南特色。

  1.更加突出服务学生的全面发展。以职普融通为关键,坚持实践导向、能力为本,强化职业院校核心能力建设,建立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渗透融通机制,深化中高职系统化培养,让学生能够多次选择、多样化成才。

  2.更加突出服务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围绕国家级产业园区,打造产教联合体,对接重点产业链,组建产业链产教融合共同体,制定出台湖南省支持产教融合的政策措施,推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协同发展,服务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3.更加突出多元投入机制。为破解职业教育发展资产金额来源单一、投入不足、资金使用效率不高等问题,拟统筹省级财政、企业职工教育经费和地方教育附加,吸纳其他社会资本多元参与,设立湖南省职业教育发展基金,形成政府统筹、社会积极投入的多元投入机制。

  下一步,我们将深入贯彻落实《方案》,促进教育链、人才链和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助力实体经济尤其是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新突破,推进湖南经济社会高水平质量的发展。谢谢大家。

  感谢王仁祥副厅长。下面,请杨胜跃副市长介绍株洲市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服务区域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有关情况。

  我向大家介绍株洲市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服务区域产业高水平发展的有关情况。株洲市是全国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全国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城市、全国轨道交通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建设城市,建成职业教育科技园区,为大力实施“三高四新”战略提供了不可或缺的人力资源支撑。

  一是高起点谋划职业教育蓝图。我市格外的重视职业教育发展,先后出台实施《株洲市推进产教融合三年行动计划》《关于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 服务“制造名城”战略的实施建议》等文件,系统规划、部署市域职业教育发展的主要任务、重点项目和推进措施。省教育厅与我市联合共建职业教育创新发展高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牵头成立工作专班,市政府设立专门机构——株洲职教园管理办公室和职业教育投资建设公司,统筹推进政、行、企、校等多元主体共同参与、协同育人,推动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融合,产教资源快速集聚,院校实力明显提升,3所高职入选国家“双高计划”、5所中职入选国家示范学校。

  二是大气力建设职业教育园区。坚持按照“工匠摇篮、两型典范、发展引擎”和“职教城、科技城、双创城”三城合一的发展定位,历经十余年建成湖南(株洲)职教科技园,累计投资220多亿元,建成院校9所,拥有在校生超过11万人,每年为社会开展各类技能培训20万余人次,输送毕业生3万余名。2022年,市委市政府启动实施职教科技园提质升级五年行动计划,强化政策支持和资金保障,将园区规划范围由13.9平方公里拓展至20平方公里,支持园区高职高专升格发展,完善中职—高职—职教本科的纵向贯通培养体系,致力于将职教科技园打造成部省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体系建设改革示范区、引领区。

  三是高规格搭建产教融合平台。制定《株洲市产教联合体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以市长为主任、分管市领导为副主任、政府有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工作专班。依托株洲国家高新区,以湖南铁道职院、中车株机为牵头院校和企业,加强政策资源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放大联合效应。对接株洲“3+3+2”现代化产业体系,重点建设株洲轨道交通装备、航空航天装备、北斗规模应用、新材料等4个产教融合联盟和打造产学研高端发展的科教融汇中心、建好服务中小微企业的专精特新企业未来的发展促进中心等“两个中心”。力争在“十四五”末形成人才供需匹配紧密、各方资源要素集聚、服务发展能力强劲的职业教育新生态。

  四是全方位提升服务产业能力。坚持将专业群建在产业链上,不断调整优化职业院校专业结构。目前,全市共开设专业247个,形成了对接轨道交通、航空、汽车等10大重点产业的特色专业群,实现了职业院校专业设置对优势产业的全覆盖。同时,支持醴陵市、攸县、茶陵县,将中职学校建在工业园区。组建11个职教集团,建成5个国家生产性实训基地、7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培育85个省级产教融合型企业,成立91个“双师”工作室、3个院士工作站。我市已成为中南地区专业方面技术人才的重要孵化基地和新时代“湖湘工匠”的摇篮。

  下一步,我市将认真贯彻落实《实施方案》,全面推动产教融合、产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院校能力提升,努力为全省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做出贡献、提供模式。

  感谢杨胜跃副市长。下面,请刘建湘书记介绍对接先进制造业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深化产教融合的有关情况。

  非常荣幸能代表职业院校在这里向大家报告我们在对接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深化产教融合方面的有关情况。湖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的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9年创办的楚怡工业学校。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省教育厅的坚强领导下,始终坚守“爱国、求知、创业、兴工”的楚怡精神,秉持“植根机械装备制造业,服务湖南新型工业化”的办学定位,坚持党建引领,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全面构建了“专业集群+产业链”的产教融合发展新生态。

  一是聚焦制造,构建产教深层次地融合格局。瞄准制造强国战略,聚焦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建设目标,率先成立湖南省产教融合发展研究中心,承办首届全国装备制造业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现场推进会。牵头组建湖南机械装备制造业职业教育集团、机械行业先进装备制造职业教育集团,联合中联重科、中南大学等共建长沙市先进制造业产教联合体,联合75家行业企业高校共建“消费电子零部件及组装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深化专精特新产业学院、产教融合示范基地等平台建设,形成了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度融合发展新格局。

  二是赋能提升,推进科教融汇不停地改进革新。紧紧围绕制造业薄弱环节,聚焦企业痛点难点堵点,联合山河智能、华中数控等企业,经省发改委、科技厅批准立项了复杂薄壁精密零件智能柔性加工技术、装备质量特性检测与评估技术、精密零件数控加工工艺数字化等3个省级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引进20余名高层次人才组建了核心技术攻关团队。产学研用一体、科教融汇创新,将研究成果融入教学反哺高端技术技能型人才教育培训。近五年来,年均完成横向及企业技术服务额1800余万元,年均为企业产生经济效益近2亿元。

  三是校企共育,提升技能人才教育培训质量。紧密对接长沙工程机械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形成了“装备制造类专业为主体,服务装备制造为支撑”的工字号特色专业群体系,就业岗位范围覆盖全省工业新兴产业链达80%以上。组建校企双导师团队,开设现代学徒制、现场工程师班,与中联等企业联合培养“现场工程师”260余名,“楚怡工匠”等计划年均培养本科层次人才100人以上。学校举办高职以来,累计为社会输送10万余名德技并修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连续7年毕业生最终就业率、企业满意度超95%。

  四是教随产出,推动校企携手同行出海。积极做出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高水平“引进来”,高质量“走出去”。近五年,中外合作办学累计培养国际化人才220名,引进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培养标准20项。依托产业学院培养海外服务工程师2200余名。携手中联重科等头部企业,在泰国等“一带一路”国家建设了5个海外员工素质培训中心,开发培训资源10个,开发职业教育标准8项,企业境外基地培训累计19653人日,招收留学生50余人。先后参与了鲁班工坊建设联盟、中德先进职业教育合作项目等5个国家重要职教国际化项目。

  时代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接下来,学校将继续高举“楚怡”职业精神旗帜,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实施方案》,锚定湖南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在不断的提高关键办学能力上下功夫,在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下功夫,在主动服务延链补链强链上下功夫,为快速推进教育强省建设、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努力实现“三高四新”美好蓝图贡献更大的职教力量!

  感谢刘建湘书记。下面,请胡江学副总经理介绍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

  大家上午好!特别高兴有这样一个机会,向大家介绍三一集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有关情况。

  新一轮科技革命、能源革命、产业变革正在重构世界商业版图,中国的企业数智化已然走到世界前列。以享有“世界最聪明公司”美誉的“灯塔工厂”为例,全球153家,中国有62家,数量近半,位居全球第一。目前,三一已包揽全球重工行业两家灯塔工厂。预计到“十四五”末,三一将推动40余座灯塔工厂建设,数智化转型目标为实现销售额达到3000亿元,将普通技工调减到3000人左右,将工程师提升到3万人左右。三一用工需求变化,期待职业教育输送更多以“多能工”“现场工程师”“工程医生”等为代表的产业“新工人”。教育部与省政府联合印发《实施方案》恰逢其时,这既是省委省政府和教育部快速推进国家先进制造业高地的重要举措,也是企业与职业教育双向奔赴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大国工匠的重要路径。

  多年来,三一充分的发挥有突出贡献的公司的重要办学主体作用,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主动展现担当和作为。一是积极举办高质量职业教育。我们独资举办了非营利性的三一职院,依托三一遍布全球的园区和企业。为学校建设工业机器人培训基地、工程机械产教融合基地等200余个,举办三一国际定向班26个,筹建海外“灯塔工厂技术师学院”3个,已培养装备制造业产业工人1.5万余人,学校办学经验获2022年国家级职业教育教学成果奖。二是入选首批国家产教融合型企业。近三年,我们牵头成立工程机械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为共同体内的上下游企业、院校等50余家单位搭建资源共建共享平台,在专业共建、人才共育、技术创新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累计投入设施设备近1亿元,在全国各地职业院校开设三一订单班、学徒制班等130余个,校企共同开展技术攻关项目20余项。三是打造“集团-园区-班组”人才教育培训体系。我们主动顺应产业升级需要,不断加快集团产业工人队伍建设升级,建设全球培训中心,在各产业园区设培训基地10余个、班组学习园地上千个,开创战略预备队、青训营等专项培训班,累计辐射工程机械生态圈企业56家,培训产业工人58万人次,对集团产业工人培训费用不设上限。

  产业工人是支撑制造强国建设的重要力量。下一步,三一将紧紧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目标,构建产教融合新生态,激活发展新动能,打造产业新高地。一是持续深化产教融合。实施产业工人多场域多主体多岗位能力的协同培养,探索匠人三项、灯塔工厂人机协同等产业用工新形态下的校企共同育人模式,提升产业人才的精准化供给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二是快速推进科教融汇。联合职业院校进一步健全完善校企共建体制机制,探索建立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中心、研发技术成果中试基地等技术创新服务平台,让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有机统一,共生共长。三是积极推动产教同行。主动服务国际产能合作,建设一批国际化产教融合基地,探索教随产出的国际化职业教育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培养企业急需的本土技术技能人才,赋能企业走出去战略,打造职业教育国际合作品牌。

  感谢胡江学副总经理。下面请记者提问,提问前请通报所在的新闻机构。请举手示意。

  2021年,教育部与省政府联合印发了整省推进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意见。在此基础上,这次又专门印发深化职业教育产教融合的实施方案,有什么特殊背景?下一步将着重在哪几个方面发力?

  谢谢您的提问。时隔两年,教育部与省政府再次联合印发《方案》,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的考虑。一是党和国家对职业教育作出新部署。2021年,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职业教育大会,对加快构建高质量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作出了一系列重大部署。随后,中办、国办先后出台两个文件,全国人大新修订《职业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的目标、框架、重点任务、制度安排。二是产业升级对技能人才提出新要求。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加速演进,省委省政府明确要求,坚持以推动高水平发展为主题,以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为方向,聚焦发展重点,激活创新动能,培育新质生产力,优化产业生态,强化基础保障,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迫切地需要技能人才教育培训体系同步升级。三是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充满新期待。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肩负着培养多样化人才、传承技术技能、促进就业创业的重要职责。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迫切地需要职业教育同样由“学有所教”向“学有优教”转变、由“实现就业”向“高质量就业”转变,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大国工匠、能工巧匠。

  本次印发的《方案》,全面总结了2021年以来部省共建职教高地经验,锚定习为湖南擘画的“三高四新”美好蓝图,牢记着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的殷切嘱托,以产教融合为引擎,以改革创新为动力,部省协同推进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试点,努力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新经验新范式。一是坚持产教同步规划提高匹配度。我们将推动职业教育主动融入现代化产业体系,按照把学校建在开发区里、把专业建在产业链上、把课堂搬到生产线上的总体原则,调整优化职业学校与专业布局,进一步形成产教共生共荣发展格局。完善多元投入机制,着力改善职业院校基本办学条件,提升服务先进制造业关键办学能力,集中力量建设一批与先进制造业主体功能区战略对接、助推产业升级的高水平职业院校及专业集群。二是坚持产教同步升级增强适应性。我们将健全完善职教高考评价方式,推动高中阶段学校多样化发展。实施楚怡工匠计划、湖湘工匠燎原计划,支持职业院校与本科院校联合培养本科层次技能人才。稳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依托优质高职院校,整合资源组建职业技术大学。适应先进制造业升级对技能人才素质需求,一体化设计培养目标、课程教学体系、培养方案,提升技能人才教育培训层次,推动人才教育培训体系与产业同步升级。三是坚持产教同频共振提升贡献力。我们将以4个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为引领,紧盯“4×4”现代化产业体系,组建市域产教联合体、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协同开展技术攻关、工艺改进、产品升级,协同服务先进制造业延链补链强链。依托湖南自贸区、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平台,深化职业教育国际交流合作,服务湘企湘品走出去,助力我省从“制造大省”向“制造强省”、从“湖南制造”向“湖南智造”加速迈进。

  《实施方案》提出围绕湖南先进制造业优势产业,着力探索产教融合新机制。我想请问刘建湘书记,请问贵校在深化产教融合方面将进一步开展哪些探索?谢谢!

  感谢您的提问。去年10月,省委省政府出台《关于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指导意见》,以先进制造业为主导,明确了我省“4×4”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目标。近日,教育部与省政府又专门印发《实施方案》,为湖南职业教育服务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助力打造国家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吹响了“集结号”、规划了“路线图”、明确了“时间表”。

  湖南工业职院将深入学习贯彻《实施方案》的各项部署,坚持与先进制造产业同频共振,按照抓重点、破堵点、接断点的总体思路,强化责任担当,狠抓任务落实,坚持做到三个对接,努力实现三个升级,全方面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走深走实,为实现湖南“三高四新”美好蓝图做出应有贡献。重点将从3个方面做积极探索。

  一是对接产业新形态,实现专业结构的升级。近几年,学校聚焦长沙工程机械国家先进制造业产业集群发展,以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为主攻方向,形成了数控技术为龙头、“装备制造类专业群”和“制造服务类专业群”为两翼的人机一体化智能系统“雁阵形”专业集群,新设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等专业7个,推进电气自动化等12个专业数字化、智能化升级。接下来,我们将紧盯先进制造产业链、技术发展前沿、市场需求信号,动态调整优化专业设置,针对产业新技术、新工艺、新标准及岗位新要求,科学重构课程教学体系,适时淘汰、改造、增加部分课程,确保学校围绕产业办专业,办好专业促产业,让专业始终保持旺盛生命力。

  二是对接技术高精新,实现人才培养的升级。目前,学校已联合头部企业共建了多个产业学院,如中联重科产业学院,主动对接中联重科智慧产业城建设新需求,以及数智化转变发展方式与经济转型新趋势,应用中联重科最新设备参数、最新技术规范、最新管理流程等,开发了培养方案、课程教学体系、教学资源,实现“现场工程师”的精准化、高质量培养。下一步,我们将紧跟先进制造业技术新前沿,聚焦企业工艺设计与加工技术中的关键性问题,扩大订单培养规模,探索特色学徒制,持续创新人才教育培训路径,一直在优化职业教育人才供给,培养更多具有家国情怀、工匠精神、技能优良、国际视野、创新创业能力的“湖湘工匠”。

  三是对接职业适应性,实现校企合作的升级。多年来,学校联合蓝思科技、博世集团、比亚迪汽车等企业,共同开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教学设计、实习实训等,有效实现培养标准和岗位标准、教学项目和生产任务、教学场所与生产现场、学校名师和企业工匠、科研课题和企业项目“五对接”。下一步,我们将紧贴先进制造业头部企业,依托长株潭城市群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聚焦先进制造产业集群延链补链强链,积极地推进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共同体建设,不断深化与先进制造业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紧密合作,加快形成产教良性互动、校企优势互补的产教深层次地融合发展新格局。

  谢谢刘建湘书记,由于时间关系,今天提问环节就到这里,如果记者朋友还有问题是需要进一步探索,会后还能够继续采访。

相关产品
  • 【48812】英特尔发布五项新技能开展:集成光电、神经拟态核算、量子核算、保密机器编程

    查看详情+
  • 盛通教育:AI时代编程在未来将要成为各行各业必备的基础

    查看详情+
13916152339